10月14日,柯桥区教育体育局与社区学院相关负责人一行莅临我院,围绕“提升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质量、强化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主题开展调研座谈,就合作推进“人工智能+教育”事项深入交换意见,达成系列共识。信息工程学院院长杨友东、继续教育学院院长董勇、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范兴刚、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肖熙陪同调研并参与座谈。
区教体局负责人介绍了当前区域内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的发展现状、现有基础及面临的瓶颈,强调随着科技教育关注度提升,青少年人工智能素养培养已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但目前存在专业师资不足、课程体系不完善、实践平台短缺等问题,亟需与高校形成合力破解难题。社区学院负责人表示,社区作为青少年校外教育的重要阵地,在资源整合、活动组织等方面具有贴近群众的优势,希望通过与信息工程学院合作,将高校专业资源转化为社区中小学、老年人可及的教育服务。
会上,信息工程学院负责人系统阐述了学院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学科优势、科研成果及人才储备,重点介绍了我院在AI教育领域的特色举措,包括打造“未来技术与学习工场”,从传统教育模式向“能力培养+精准就业”新模式转型的培养方案、联合科技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培育复合型AI教学团队等方面的进展。同时还介绍了工业互联网学院的情况及其取得的社会反响。
大家围绕具体合作内容展开深入商议,联合开发青少年人工智能启蒙课程体系,结合不同年龄段学生认知特点,设计涵盖编程基础、智能硬件应用、创新项目实践等内容的阶梯式课程;师资共建计划,由专业教师为区域内中小学及社区教育工作者提供人工智能教学技能培训,同时吸纳一线教师参与课程设计优化;共建青少年人工智能实践基地,依托信息工程学院实验室资源及社区活动空间,定期开展科技夏令营、人工智能竞赛、创新工作坊等活动,为青少年提供动手实践平台。
此次调研座谈搭建了协同育人的沟通桥梁,为进一步深化“人工智能+教育”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下一步,将细化合作方案,着重开展人工智能+教学(空中课堂、智慧课堂、实操训练)、人工智能+科创(机器人、无人机、航模、创造发明等科技类竞赛)和人工智能+素养(摄影、影视制作、艺术鉴赏、演讲、书法、绘画、棋类等)等项目。加快推进各项合作事项落地,共同为提升区域青少年人工智能素养、培养科技创新后备人才贡献力量。

